1. “保留、舍弃、增加”职业规划框架
提出者:英国伯明翰大学职业指导从业者霍莉·普雷斯科特(Holly Prescott)。
核心内容:
保留(Keep):思考当前角色中你热爱的部分,比如日常任务、工作环境、合作的人或工作生活平衡等。
舍弃(Lose):识别你不喜欢的元素,可能是重复性劳动、孤独的工作方式或不符合你价值观的任务。
增加(Add):想象你希望在工作中引入但目前没有机会做的事情,比如教学、公共演讲或跨学科合作。
目的:通过定期反思这些问题,帮助研究人员主动处理当前经历的信息,理解自己希望更多或更少地从事什么,从而逐步向理想职业靠近,而不是被动地基于逃避做出决定。
2. 计划性偶然性理论(Planned Happstance)
核心观点:职业道路很少是线性的,应停止将运气视为随机,而是培养把握偶然机会的技能。
五个关键品质:
好奇心:探索新领域。
坚持:在事情停滞时继续努力。
灵活性:适应变化。
乐观:看到可能性。
冒险精神: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迈出步伐。
实践建议:不要试图完美规划一切,而是期待并准备迎接意外,通过培养上述技能来抓住偶然出现的机会。
3. 对传统职业规划方法的反思
问题:传统的“设定目标—制定计划—朝着目标前进”方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可能不再适用,因为未来难以预测,新技术、生活事件等可能带来新机会。
新思路:更注重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,而不是僵化地坚持一个长期目标。例如,不设定一个具体的职位目标,而是专注于发展可转移的技能和保持开放的心态,以便能够灵活调整方向。
4. 实际案例分享
托马斯·奥克斯兰德(Thomas Oxland)的经历:
他最初计划在工业界发展,但偶然获得读硕士的机会,从而对研究产生热情,继续攻读博士学位。
在职业选择中,他不断评估自己的技能和兴趣,比如在工业界工作几年后又回到学术界,强调在职业发展中保持与学术界的联系、探索不同路径的重要性。
他的故事体现了计划性偶然性理论的实际应用,即通过不断评估和抓住机遇,找到符合自己价值观和技能的职位。